党建天地

SPORTS GROUND

——

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

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
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

成办规〔2022〕6号

签发单位: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
 

签发时间:2022-12-08

生效时间:2022-12-09

 

各区(市)县政府(管委会),市级有关部门,有关单位: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》,加快推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,打造国际化成都体育赛事IP,赋能成都体育产业融合、智慧、品牌发展,助力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。

一、加快建设国家体育产业高地
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扣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战略目标,坚持“办赛”“营城”“兴业”“惠民”理念,构建“体育+产业”融合发展矩阵,探索体育新业态和新模式,运用市场化、产业化手段推动体育赛事资源资产化、资本化,促进赛事流量加速向经济增量转化,赋能体育产业建圈强链,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美好生活需要,营造高品质体育场景,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产业新动能。

(二)发展目标。到2025年,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,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%,体育消费规模突破800亿元,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新动能。市场主体实力增强,培育3家以上本土体育上市企业,集聚规模(限额)以上体育法人企业500家以上。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,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,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(项目、单位)、2个以上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,打造一批四星级及以上体育服务综合体,构建高质量体育产业生态圈,建设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高地。

二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矩阵

(三)做精体育服务业。大力发展高端体育竞赛表演业,联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成都都市圈内城市,共同申办知名度高、专业性强、根植性强的国际职业体育赛事,举办群众基础好、参与度高、可延续的生活体育赛事,争取举办新兴职业运动赛事以及新兴时尚休闲赛事,组建一批有带动作用的职业性、时尚型运动俱乐部,提升成都体育竞技赛事的影响力。用活天府绿道、龙门山、龙泉山、三岔湖、西岭雪山等生态资源,发展优质户外休闲运动业。做大体育培训服务业,支持体育类社会团体与培训机构、服务机构合作,提供运动指导、实训教练、健身顾问等多元化体育服务。着力发展体育生产性服务业,完善体育中介、体育传媒、体育金融等服务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教育局)

(四)做强体育制造业。加快发展新型智能体育制造业,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研发生产智能穿戴、智能跑步装备、智能骑行装备、智能健身镜等新型体育产品。鼓励汽车、摩托车企业拓展新能源赛事汽车、运动摩托车制造及改装、维修等领域,培育特色产业集群。围绕体育赛事及训练需要,研制生产旱雪毯、仿真冰、人工冲浪机、滑雪模拟器等新型体育装备器材。定向发展场馆设备设施制造业,发布全市赛事计划的场景机会清单及设备设施需求清单,靶向引导企业定制化生产电子设备、场地设施、新型建材等产品。鼓励发展户外装备制造,结合户外休闲运动发展安全装备、功能服饰等户外产品。围绕体育运动全场景需求,支持发展运动食品、药品、康复器械、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、市科技局、市发改委)

(五)做优“+体育”融合产业。鼓励我市重点产业与体育融合互动,建立以体育为内核的关联产业生态。发展“文创+体育”,加强具有巴蜀特色的体育文化创意设计,发展影视媒体、动漫、竞技游戏等体育数字衍生品。发展“旅游+体育”,加强旅游资源的运动场景营造和活动设计,依托“两山”“两水”生态骨架(龙门山、龙泉山和岷江、沱江),加快景观资源与运动产品融合发展,培育自然研学、生态体验、康养锻炼等新业态,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(赛事)。发展“展会+体育”,鼓励会展经济与赛事活动、体育企业融合互动,形成“1个赛事+1个体育产业高峰论坛+N个专业体育展会”模式,积极争取国际国内一流体育会展永久会址在蓉落户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体育会展品牌。推进“医疗+体育”,支持社会资本开办医疗康复机构,加快发展由健身咨询指导、运动医学、运动康复促进和健身大数据应用、主动健康管理等组成的体卫融合产业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文广旅局、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、市博览局、市卫健委)

三、促进体育产业建圈强链

(六)加强产业研发创新。鼓励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实验室、运动健康实验室等创新平台,积极申报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,构建产品研发、新业态培育、消费场景供给、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完善的体育创新体系。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创建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,搭建体育类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平台,推动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在体育领域落地转化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体育局、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)

(七)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。加快建设西岭雪山文体装备功能区、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、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、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等,打造体育智能制造园区,重点发展山地运动、冰雪运动、赛车运动、水上运动及航空运动等体育服务业,培育智能体育装备制造、户外运动装备研制、赛车研制及改装、运动食品饮料等产业。鼓励凤凰山体育公园、东安湖体育公园、成都体育学院(新校区)场馆群、天府国际赛道等重大体育设施整合周边资源,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、功能复合、业态集聚的文商旅体综合体。依托成都高新区瞪羚谷、青羊区西村大院、武侯区国际体育公园城、成华区量子界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、双流区体育场馆群等载体,打造一批特色体育产业专业楼宇。支持区(市)县盘活存量体育赛事、场馆资源,加强同本地特色优势产业融合,差异化发展体育产业相关领域。[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相关区(市)县政府(管委会)]

(八)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。发布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,向企业开放赛事合作、活动交流、宣传推广、场景展示等平台,赋能产业发展。搭建面向企业的体育活动合作平台,鼓励在蓉社会力量成立体育类社会团体,积极组织或参与常态化专业赛事活动,以体育为媒介推动企业间交流合作。鼓励赛事组织、场馆设施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支持企业以冠名活动、特许商品开发、专营合作、社会捐赠等方式参与赛事活动和体育场景打造。发挥并提升体育功能区、示范基地、场馆、绿道等体育场地资源商业价值,支持企业在场地周边建设经营酒店、景点、物流等配套设施,鼓励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入驻,形成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体育消费新场景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住建局、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、市商务局、市国资委)

(九)加大招引力度。瞄准赛事竞演举办、体育产品供给、消费场景打造、赛事代理推广、场馆管理运营等产业链关键环节,编制并动态更新体育产业图谱,建立重点招引国际体育组织、全国性体育组织、体育企业名录,联合体育协会、龙头企业共同制定招商政策和方案,推行“体育组织、赛事组织、专业平台、产投基金、知名人士”协同配合招商模式。鼓励社会力量引进或自主举办品牌赛事,按赛事类型、规格、规模及影响力等,给予相应办赛补助。瞄准世乒赛、大运会、汤尤杯和世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赞助商、供应商名单,结合重点项目、重要载体开展招商,引进一批具有带动力、影响力的项目。(责任单位:市投促局、市体育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)

(十)培育市场主体。实施体育企业梯度培育行动,分类分层培育链主企业、瞪羚企业、种子企业和小巨人企业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,鼓励龙头企业发挥链主功能,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、左右岸企业来蓉布局。做专做精特色企业,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力、品牌力、价值力,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(产品)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等。支持服务企业优化升级,鼓励企业以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新兴体育消费,支持企业以新理念新模式提供管理运营服务,综合提升体育商业价值转化能力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、市体育局、市科技局)

四、推进体育产业赋能发展

(十一)加强数字赋能。以场景智能化和赛事虚拟化为导向,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后体育运动特点,培育智能赛事、智能安检、虚拟比赛、智能体检、机器人服务等场景方案提供商。加强体育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5G、8K、VR等技术在体育赛事中应用,加快培育本土体育智慧场馆、智慧公园、智慧绿道、智慧社区及智慧健身中心等解决方案提供商。完善成都体育资源交易平台“体淘荟”功能,强化体育赛事、场馆、人才、企业、第三方服务等交易服务水平。建立成都智慧体育服务平台,集成场所信息、科学健身指导、体质监测、赛事管理、赛事赞助及赛事服务等功能;深化政企数据资源共享,运用体育消费数据精准预判体育消费新动向,适配社会大众体育需求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网络理政办、市科技局)

(十二)强化绿色低碳赋能。发挥全市绿色低碳产业优势,推进体育设施绿色化,鼓励步道、骑行道、室外健身场地等采用新型绿色材料、可再生材料,鼓励大型体育场馆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,打造新能源应用体育馆,推进光伏储能照明系统覆盖全市户外运动场景。发挥绿电、氢能等资源优势,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国内一流新能源汽摩赛事,支持相关机构、企业在蓉设立新能源赛车研发中心。推进体育制造低碳化转型,鼓励研发、设计、制造和推广应用绿色体育产品。(责任单位:市生态环境局、市体育局、市科技局)

(十三)支持品牌建设。加快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建设,组织开展各类体育促消费活动,鼓励区(市)县联合市场主体发放体育消费券,壮大体育消费规模。鼓励区(市)县和市场主体积极创建并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(单位、项目),支持运动场所、旅游景区、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并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。鼓励区(市)县自主引进或举办有国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,形成“一区一品牌”。支持参加国际国内高级别职业比赛的俱乐部在成都注册,冠“成都”队名。支持依托重大赛事推广企业品牌,采购新产品、首台(套)装备、首批次材料、首版次软件等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文广旅局、市委宣传部)

五、提高要素保障水平

(十四)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编制发布成都人才开发指引,将体育产业人才纳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,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。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建立体育产业智库。构建政府、高校、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,鼓励省市高校建设体育产业研究中心,培养赛事策划、场馆运营、品牌营销等相关专业人才。支持社会体育力量培养的运动员进入优秀运动队,代表成都参加高级别体育比赛,鼓励退役运动员、教练员在体育产业领域创新创业。创新体育产业人才评价机制,探索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人才成长的培养、使用、激励和竞争机制。[责任单位:市委组织部(市人才办)、市体育局、市教育局、市人社局]

(十五)加强金融扶持。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工作,创新体育彩票公益金运营方式,构建“专项资金+产业基金+社会资本”的资金支持体系。提高专项资金利用效率,探索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,引导私募股权资金等加大对体育产业投资,放大资本对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。鼓励全市融资租赁企业加大对体育场馆、设备的支持,鼓励银行、保险、信托等金融机构研发体育产业金融产品,创新融资模式,增加信贷品种。将重点培育体育企业纳入蓉易贷、科创贷、壮大贷、天府文创通、四川体育贷等,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。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融资、发行债券等。(责任单位:市体育局、市金融监管局)

(十六)加强土地保障。各区(市)县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体育产业用地保障,重点满足重大体育产业项目需求。支持社会各方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,鼓励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厂房、仓库、商业设施等新建、改建体育场地设施。规划新建社区时应预留公共体育设施用地,在立项、报建、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,对公共体育设施、重点体育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。[责任单位: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、市体育局、市发改委、市住建局、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、各区(市)县政府(管委会)]

六、强化组织保障

(十七)完善工作机制。完善市领导牵头、多部门协同合作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机制,开展体育产业研究、规划编制、政策制定、项目招引促建、产业联盟、生态营建、土地及财政资金保障等工作。根据体育产业发展情况逐步扩大成都市促进体育(产业)发展专项资金。

(十八)完善区(市)县工作体系。成立由区(市)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,落实全市体育产业规划和部署,研究制定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,将发展体育产业、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地方产业规划,组织做好体育赛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,推进企业引育、项目建设、产业服务等工作。

(十九)强化评估评价。建立完善体育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和政企信息共享机制,动态监测重大企业、重大项目、重大赛事,科学评估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,定期发布成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。

本实施意见相关条款由市经信局、市体育局承担具体解释工作。本实施意见自2022年12月9日起施行,有效期5年。

 

 

 

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
2022年12月8日